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9.24日发布的《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显示:国内手机游戏用户已达到2亿。而CNG数据早前公布的信息,更让人惊叹于手游行业的“吸金”能力:中国移动网络游戏市场2013年上半年实际销售额达到25.3亿。
2013年,移动游戏的火爆程度让人炫目,但竞争也日趋激烈。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虽然手游每日新上线数同比增长3倍,但存活率仅有5%,真正能够赚钱的手游数量并不多。而下半年,在研手游产品超过3000款,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有2000款之多,竞争将越发激烈!
由此可见,如今的手机市场危机与机遇并存,那究竟怎样的手游产品才能成功突围?笔者将以市场上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产品为例,探讨手游产品“红海”厮杀的突围之法:
第一、 突破热门题材局限 行业细分题材寻出路
只要对游戏有大致了解的玩家,应该不难发现目前市面上卖得比较好的游戏,大多都是题材产品,以2013年为例,《我叫MT》称霸手游市场,《英雄联盟》雄霸端游领域。相对于精益求精的创新过程,经典题材的确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受众群广、营销事半功倍、游戏构架有章可循、开发风险低、回报率高等。然而,随着移动游戏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题材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反而让经典题材成为手游发展的一种桎梏 ,不少玩家感叹:玩来玩去 ,不是三国,就是西游,不是僵尸,就是小鸟,手游还能有点创意吗?
这引发了笔者对游戏题材价值的思考,一款游戏如何做到向题材借力,却又不被同质化游戏侵蚀呢?近日,来势汹汹《NBA梦之队》,还在首测阶段便获得大量NBA球迷协会转载传播,形成了强大的话题效应,给了笔者一丝灵感:较少被人关注的热门行业细分题材,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以《狂野飙车8》为首的飙车类游戏,位居app store付费榜前3的成绩更足以证明这个群体的消费实力。借用热门行业开发游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行业粉丝加入,并进行大规模传播,在营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目前手游市场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细分行业中最有价值的当属体育业和娱乐业等。
第二、 引导用户深入游戏 策略类手游后劲足
虽然游戏题材能够迅速吸引玩家关注,但衡量一款游戏成功的标准,始终会归结到玩家上,因此,如果说题材是玩家加入游戏的“导入剂”,那么能够引导用户深入的玩法,才是一款游戏能真正抓住用户,成功突围的根本之道。
什么样的玩法能够让玩家快速上手却又百玩不腻?什么样的功能,能让玩家有绝对舒适的游戏体验?又有哪些方式能够促进玩家之间互动?这是一款手机网游必须考虑的问题。
利用已经成型的模式,比较容易让玩家快速上手,比如传统益智三消类、酷跑类游戏都是百试不爽的游戏模式,后期只是随着游戏的发展,加入了道具、排名系统等。虽然这类模式可以让玩家快速投入游戏,但由于同类产品众多,而且没有深入价值,所以玩家也不免出现三分种热度的情况,比如今天玩着“爱消除”,明天“消灭星星”,后天又“酷跑”去了。
而RPG类游戏,需要极强的代入感,因此端游或页游其实更占优势。画质、视觉体验等方面,手游始终无法与PC游戏匹敌,所以笔者一直认为RPG在手游市场前景并没有大家目前看到的那么乐观。
因此,笔者反而比较看好策略类游戏。此类游戏适合在手机上玩,一开始同样简单易上手,后期却需要玩家斗智斗勇,拥有无穷变化的魅力,能够持久留住用户,再加上玩家之间可敌可友的互动玩法,相对而言后劲更足。比如,目前手机网游市场上,表现较为良好的《我叫MT》、《大掌门》、《热血兄弟》等卡牌游戏,都带入了明显策略成份,而近期备受关注的《NBA梦之队》更是标准的策略经营类游戏。
游戏运营之道 永恒的“二八”原则
运营模式也是决定一款游戏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原因。而游戏运营中,最大的矛盾点来自于:玩家是否愿意付费,厂商能否盈利。大部分手游最初都是以免费的名义投入市场,利用有趣且休闲的玩法吸引玩家,等到游戏拥有忠实的用户群之后,开始转走道具收费的路线。为了逼迫玩家付费,游戏厂家开始大幅度增加游戏难度,让玩家产生挫败感,从而购买道具。但实际上,玩家并不吃这一套,这也是《植物大战僵尸2》这样经典传承的游戏都惨遭滑铁卢的重要原因。
因此,手游的运营之道,绝非通过加重玩家挫败感的方式盈利,而是应该向端游看齐,学会如何让玩家在游戏中产生“攀比心”,主动付费,真正发挥出“二八原则”的精髓,吸引“土豪”养活游戏公司,也能留住有时间却没钱的“屌丝”,才能真正做到游戏运营与玩家体验的平衡,让不同的游戏人群在同一款产品中各取所需。
2013年手游市场空前繁荣,同样也涌现了大量泡沫,不少业内人士预言2014年会有大量泡沫破裂,当然也有可能手游市场的泡沫短期内会越演越烈,但笔者相信,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和游戏厂商的摸索前行,敢于在题材上做文章,用心做产品并擅长运营之道的厂商最终会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