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被红白机占领的年代,从未想过,游戏还能像现在这么玩。正如社会发展的速度一样,游戏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从单机到网页再到手机的转变,使得游戏更贴近玩家,也许只是蹲个厕所的时间,就可以重新占领排行榜第一。而游戏的模式也在日益颠覆人们的想象,要伺候好玩家绝非是个简单的事儿。
于是乎,厂商便挠破头皮开始了寻找新游戏的路,而终究都难逃 “角色扮演”的烫手窝窝,纷纷倒向这面大旗。不难理解,“角色扮演”(RPG)无非将玩家塑造成某个特定角色在一个写实或虚构世界中活动,玩家在这个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一个规则或行动方针。先画个大故事背景的饼,然后在里面填充人物,场景,关卡即可,想要有的食材,通过合理串联,精心编排,都可能幻化出不一样的新游。这也是市场上越来越多看到类似小说,电视剧,漫画改编的游戏,他的制作周期抑或很短,可总能赶上热卖,热播的档期,塞满人们的视线,秒杀玩家的腰包,抢夺话题的热点。
可随着逐年递增的玩家数量,仅仅扮演成其他人物,已经无法满足玩家的欲望,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抢夺更多玩家,游戏性开始成为各厂商关注的焦点。于是游戏的模式出现了空前的多产,“模拟策略”(SLG)便是其中一种。当模拟游戏的模拟对象不单单是一种物体时,玩家就需要在进行游戏时保证自己模拟对象达成游戏规定的目标。而模拟游戏一般都较为自由和开放,所以玩家就需要在游戏认可的游戏规则内想尽办法完成目标。这催生了全新的游戏类型——策略游戏。
另一种颠覆游戏模式的新类型“模拟养成”(EDU)在一股“偷菜”的热潮下应运而生。“养成”是模拟养成游戏的核心元素。玩家需要在游戏中培育对特定的对象(人或动物),并使其获得成功。这一游戏模式,可使玩家在游戏中获得巨大成就感。
【责任编辑: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