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对瑞星而言,是一个收获年,单机版杀毒软件渠道销售旺盛,网络版初露锋芒。2003年刚开头,刘旭,瑞星公司总裁,一个典型的以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带着他的梦想,10年间对瑞星的期望,黯然消失在而今的反病毒市场,剩下的只有无数人的哀叹和不解,没有人会明白一个曾经那么钟情于事业的人的离开,是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能体会,但不能说,或许这就是规则,无情的后面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哀。
3月5日下午1点,新浪科技最先报道刘旭辞职的消息后,业界一片沸然。而瑞星所给出的“健康原因”显然不能让大家接受这个事实,与此相佐证的是,刘旭曾经的豪言壮志,瑞星引领国内杀毒软件市场的决心。经历了2002年一整年的思考,刘旭的毅力依然,而瑞星变了,瑞星的技术在冲击海外市场,甚至上市的大策略中,变的黯然无光,技术不再是瑞星现在所需要的,或者说不是特别重要的,于是,刘旭在这场公司发展策略的博弈中出局了,有人说,“刘旭被干掉了!”。
知情人士透露,在瑞星公司内部存在着两个派系,公司总裁刘旭是其中技术倡导的坚定者,2003年,瑞星面向企业级用户的网络版产品刚刚起色,刘旭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力量,而面对冲击海外市场的大趋势,瑞星不仅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上市也成了瑞星今年的第一大目标,业内人士透露,瑞星的上市工作已进入辅导期,并且紧张进行。一边是用户,继续加强瑞星的技术底层,包括行业市场的开发,一边是市场,在这两个派系的争夺中,刘旭感觉到很疲惫,很累,没有必要在这样耗下去,所以他退出了。
“刘旭是最后自愿退出的,辞掉总裁的职位,但保留股份!”,一位了解瑞星公司的人向新浪科技表示,早在年前的时候基本已经定下来了,刘旭的去意已决。
然而,接下来的消息让我们感到震撼,“刘旭刚刚辞职以后,瑞星公司整个系统集成部门的人员全部被裁掉,其中包括系统集成部的总经理,瑞星为每人发了不到5000元的补偿金,走人!”,一名刚刚从瑞星“出来”的人证实了这一消息。
同时他还透露,系统集成部的人大部分都是刘旭的“亲密”手下,余外,同时被裁掉的还有销售部的1/3的员工,大约二十多人,加起来总共被裁减的员工超过40多人。如果真有此事,瑞星管理层的行动可谓干净利索,而瑞星公司市场人员对此则坚决否定。
据传,此前,刘旭曾提出继续增加50名技术研发人员,特别是网络版市场刚刚开启,2003年也将面临不小的竞争,系统集成部很大程度承担着这部分的任务,而董事长王新则坚决反对。
3月5日,当我们联系到瑞星副总裁毛一丁时,他正在忙着策划瑞星新一轮的单机版杀毒软件促销活动,“继续巩固渠道市场,更好的帮助代理商来销售产品!”,谈到瑞星新年的第一轮市场行动,毛显得颇为自信。然而就在瑞星干的热火潮天的时候,总裁刘旭的悄然引退不能说不给人们更多的想法。
1978年,刘旭穿着棉大衣走进零下5度的机房,当时他是中科院数学所里的计算机程序高手。在刘旭的脑袋里,根深蒂固的是,搞计算机是科研和学问,不可能跟商品和金钱联系在一起。1989年底,王新第一次找到刘旭,问他能否把TNT固化为一张反病毒卡,刘旭看了一眼,“如果做的话,肯定比别人做的好,但我没有时间”,王新吃了闭门羹,而刘旭的脑袋也不再那么固执,他的兴趣在技术,反病毒让他觉得是个挑战,“三顾茅庐”之后,刘旭终于答应出山,93年4月,防病毒卡月销量突破一万套,市场占有率超过80%。
2002年,在瑞星公司的股份比例中,我们发现,董事长王新个人股份远远超出了当初以“技术”加盟的刘旭。一位曾经采访过刘旭的记者表示,刘旭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也不是特别注重个人形象,对他来说,技术是他的兴趣,反病毒是他的事业,瑞星也是他的孩子,基于身体原因辞职,让人很难接受。
“刘旭的辞职让人感觉到很压抑,也给痛心,在国内很多软件公司可能都存在着这样的境况,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很容易受到资本的挫伤,这是一种行业的影射。”他表示。
如果刘旭没有遇到王新,他不会选择离开中科院,刘旭也不可能成为国内少有的反病毒专家,更不会成为当今中关村炙手可热的人物。那么,而今“刘旭的引退”是不是也该为他划上一个句号?
(新浪科技 文/曹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