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在中国还是非常普遍和流行的,很多喜欢喝咖啡的小伙伴们肯定都喝过吧,最近有消息称星巴克咖啡会致癌,这是什么原因呢,遇到这种情况,你还敢买吗,今天魔盟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去吧!
世界公认的致癌物——丙烯酰胺,伟大的美拉德反应,让食物变得焦黄,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油炸过烘烤后的碳水化合物,都会产生这种东西,不只是咖啡,更不仅限于某品牌咖啡。
且相关的实验,是用于动物,且使用的丙烯酰胺是高剂量纯化过的,而非食物中的正常摄取。
咖啡致癌的事情,都讨论了多少年了。
今年,再打一次咖啡行业,只能说星巴克首当其冲。
法院说“星巴克无法证明某成份无害”,有意思,让嫌疑人自证其罪?
哎,贸易战的直接产物,首先吓唬中国人,再者同时必须拿出一些平时不老实上税的企业当垫背。
现在,必须在产品上贴上癌症警告标签?那就贴呗。说白了,加州政府要揩油而已。
无视美国加州人民从此喝咖啡时在视觉上要承担和买香烟时一样罪恶感的心理压力,
罪恶的资本主义!
实际上,咖啡本身,就是个已被归类为3类致癌物的东西。
什么是三类致癌物?
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
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
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
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
和它属于同一个级别的几样物质,中国人一点都不陌生,比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等。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咖啡列为3类致癌物(限于膀胱癌),即有可能对人体有害。
咖啡致癌或者说损坏健康都有前提条件,例如是否患有不适宜饮用咖啡的疾病,饮用是否过量…
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有过一个结论,饮用太烫的咖啡等饮料,可能会造成食道癌。
根据2010年发表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上的一项研究提供的数据,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6μg-16μg/每天。
大概的剂量模型是:
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2.6μg*50=130μg,也就是10千克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 (煮咖啡丙烯酰胺平均剂量 13μg/kg)。
这是差不多相当于28杯星巴克中杯咖啡的量。
孩子,别说咖啡了,你一天喝到8杯水了吗?如果没,就更别操这个心了。
总的来看,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如速溶咖啡,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早餐谷物类食属于含量偏高一些的。
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其担心咖啡那点量,还不如少吃点油条、炸鸡块之类的油炸食品呢。实在怕死的话,多蒸煮炖、少煎炸烤好了。
而且有一点告诉你,想吃油炸的东西,还不如去快餐店,因为那里油炸温度其实控制更好,丙烯酰胺的含量也相对较低,家庭烹饪产生的丙烯酰胺反而更多呢。
咖啡在适当饮用的情况下,对身体有诸多好处。 反正局长我还是会喝的。
对于星巴克,好好监管没有错。但是几年前的那件事情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好笑。
不知道大家记得不?
2014年时,有群外国人在网上发起的一个要求快餐店Subway停止使用偶氮二甲酰胺(一种致癌橡胶鞋底原料)的请愿,称市面上大部分面包糕点都有这种成分,包括赛百味、星巴克等。
然后就有媒体开始猛打,为了阅读量,开始“摘取重点”,于是就出现了:
点心有偶氮二甲酰胺
鞋底有偶氮二甲酰胺
所以
点心=鞋底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大概已经不适合在地球上生活了。
其实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背后,都有“改良剂”的贡献,比如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筋剂,偶氮二甲酰胺就是其中一种, 既可以增筋,又可以漂白。
以前面制品不够筋道的时候,人们添加一种叫做溴酸钾的东西,但是后来科学家发现溴酸钾是一种致癌物,于是它被废弃。可大家还是想吃筋道的面制品怎么办?科学家找到了偶氮二甲酰胺。这一点类似于皮蛋工艺中的硫酸铜替代铅丹,是有利人们健康的大好事。
国际权威机构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于1966年就对偶氮二甲酰胺作出了评估,结论就是“很安全”,给出的安全剂量是0-45毫克/千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有力的研究质疑这一结论。
中国目前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就是依此规定的:面粉可以使用偶氮二甲酰胺,限量为45毫克/千克。美国FDA将偶氮二甲酰胺定为“GRAS”,加拿大等国也都在用它。使用量的上限方面,美国和我们是一样的。
偶氮二甲酰胺,丙烯酰胺,以后再会炒作出个什么,看戏就好。
以上就是星巴克咖啡致癌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小黑!